廢棄泡棉回收,為地球盡點"棉薄之力"
泡棉可以說是與我們的生活形影不離,舉凡汽車座椅,機車坐墊、沙發、床墊以及辦公椅內,都可從中發現泡棉的身影,但在國內尚未建置廢棄泡棉回收機制之下,這些被丟棄的泡棉最後都去哪裡了呢?
什麼是泡棉? 泡棉又是怎麼做出來的?
在討論廢棄泡棉以前,我們先來認識市面上常見的泡棉產品
PU泡棉
Poly Urethane PU(聚氨酯發泡塑料),分為聚酯型聚氨酯、聚醚型聚氨酯、也是市面上最普及之海綿製品,最常出現在沙發、坐墊或製成錄音室與車用的隔音棉。
PE泡棉
聚乙烯PE(Polyethylene)(乙烯聚合)而成。吸水與排水性較差,但其為可環保回收製品,且質地不易氧化變色,經常用作電子產品防震包裝與其他減震用途。
EVA
(Ethylene -Vinyl acetate copolymer)(乙烯-醋酸乙烯共聚合物) 共聚而成,EVA的區分有醋酸(VA)的含量多寡,VA越多成品越有彈性,具有耐用、耐酸鹼、耐化學藥品、極低吸水率等特性,能製作從化學藥品的存放箱、工具箱,到瑜珈墊、運動用品等多種產品。
以上三種泡棉因其耐用的特性,皆廣泛的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尤其經常做為包裝用的PE泡棉,在網購與電子產品發達的年代,更是垃圾桶內最常見的廢棄物之一,但也就是"過於"耐用這點,導致這些物品在廢棄後,任一項都能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,而在國內尚未建置完整的泡棉回收機制與流程之下,這些廢棄泡棉唯一的歸宿就只有。
台灣的汽車車數量之多,車輛報廢的數量也逐年增長,除了可循環再利用的金屬以外,其餘分選出來無法再利用的ASR (automotive shredded residues)中,就含有大量的PU(聚氨酯)泡棉,這些ASR經焚化後,會產生大量包含氰氫酸等毒性氣體,即便排放前已經過水吸收處理,但洩漏的氣體以及飽含有毒物質的廢水,都對環境衝擊的力道都十分巨大。
循環經濟的重要性
當前國際油價居高不下,導致聚氨酯原料價格也不停上漲,若能利用循環經濟,對廢棄泡棉進行加工處理,不僅可以解決資源匱乏問題。還能降低廢棄物與污染排放的數量。
廢棄泡棉是否還有重生的可能?
讓泡棉重生的方式還是有的,目前主流的PU泡棉回收方式分為物理回收及化學回收兩種。物理回收方法是將PU廢料使用機械粉碎並研磨成碎料或粉末,使其進行黏結成型或作為填料重新使用,但因其製程過於簡單,導致再製品的應用範圍有限。化學回收方法則是利用解鏈反應將PU的氨基甲酸酯鍵和脲鍵斷裂,降解為多元醇、芳香胺等,並作為PU發泡的原料循環利用。
回收的預期以及成效
儘管有各種不同的回收方式,但礙於遭丟棄與粉碎分選出來的PU廢料,老化與污染的狀況非常嚴重,若要額外進行分選,將耗費大量的人力與成本,若未詳細分類就使用化學的方式進行解鏈,還有可能得到更為複雜的產物,導致材料無法回用,因此若要能順利進行泡棉回收,需要在"丟棄"以及"處理"階段前中,就進行詳細的分類與清潔,才能達到有效回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