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碳權交易所即將建立,甚麼是碳權?碳權能拿來做甚麼?
什麼是碳權?
碳權是指一種環境政策工具,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應對氣候變化,並達到「淨零碳排」的結果。碳權的概念基於碳排放的成本,以碳排放量作為衡量指標,通過碳排放的交易和定價機制,鼓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提升能源效率。白話點來說,就是為每個碳排量大的企業訂定每個月能排放的標準,若A企業的排放量低於標準額度,該企業可將剩下的額度可以轉賣給其他企業,但如果排放量超過額度,則需要向其他企業購買額度。
訂定碳權的意義
碳權(Carbon Credit)指的是「二氧化碳的排放權」,隨著科技進步與需求上升,工廠的碳排放量劇烈增加,擁有固碳功能的森林資源被大量砍伐,導致全球氣候開始出現高溫、寒冷、海平面上升、季節顛倒等異常,為了穩定以及降低氣候變遷效應,各國於1997年簽訂京都議定書,制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,2005年歐盟成立了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,並成為其他國家和地區發展碳權市場的參考和借鑒對象。
誰來定義每個企業的碳權?
待碳權交易平台正式上線後,政府會為排放總量訂定上限,並根據不同產業別,核配給不同的企業碳排放的額度,因此不同的產業將會有不同的碳權額度,不過企業之間可以互相交易碳權,假如某企業的減碳做得相當成功,未被使用的額度即可進入碳權交易市場進行碳權販售,但若排放超過額度,也會需要在碳權交易市場中購買其他企業多出的碳權,彌補超額的排放。
氣候變遷下的救星,也是企業的身價保險
由上述的內容可以明白,碳權除了作為企業生產的一種「許可」,也可作為一件「商品」與其他企業進行交易,這就不得不提目前最知名的案例,知名的電動車品牌特斯拉(Tesla)因碳排放低於歐盟標準,因此獲得了大量碳權,在 2019 至 2021 年間以24 億英鎊(668 億新台幣)的價格,賣給了其他汽車產業,碳權的市場也隨之成為多數企業的投資對象,連台灣都推出了不少碳權概念股,希望能在這新興市場取得紅利,甚至還出現了「森林碳匯」等概念,以種樹的方式來換取碳權,再販售給需要碳權的企業。
重點是,碳權只是一種單純的「減碳」手段
這種碳排放的交易和定價機制旨在鼓勵企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販賣碳權並從中獲利也只是一種獎勵的手段,以此刺激企業採取更環保的措施。碳權的引入有助於達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,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,也可以提供經濟激勵,鼓勵企業和個人減少碳排放,並推動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的發展,若選擇放眼國際,碳權市場的運作還可以促進跨國合作,使得全球各地的企業和國家能夠共同努力應對氣候變化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碳權制度只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一種手段之一,它需要與其他政策措施和綠色技術相結合,才能實現更大的影響,若只在意碳權帶來的利益影響,將會失去這個制度實行的美意。此外,碳權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,需要確保碳排放的減少是真實和可驗證的,並且碳權的分配和交易是公平和透明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