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剩的廚餘怎麼辦?那就用來發電吧!-不浪費的【生質能源】

你有不愛吃的食物嗎?或著,你時常困擾著水果吃完後剩餘的果皮該如何處理嗎?在講究綠能的時代,無數個綠能的新點子都被陸續開發出來,但有個奇妙的發電方式,也許你們很少聽到,但其實已經一個早就實行好一段時間的【生質能源】
淺談生質能
生質能指的是利用生物質作為能源來源的可再生能源形式,也許聽起來有點繞口,但簡單來說只要使用來自動植物的有機物質進行能源轉換,都能稱作是生質能,而豬、牛、羊的糞便、廢棄的木頭以及食品廢棄物,都是常見用於製作生質能的材料。


生質能的優勢
生質能的來源廣泛,可透過養殖、種植或是回收等方式取得來源,且生物質在生長過程中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,並於轉化時釋放,因此與太陽能與風力發電一樣,都是一種「可再生性」的綠色能源,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,對抗氣候變化,透過有效規劃養殖與種植的範圍與地區,還能做到美化環境與良好的水土保持等優點,可以說是最全面的綠能。
帶動經濟的發電
生質能的發展需要相應的種植、養殖、收集、加工和轉化等工作,這將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,農作物與動物的生產與銷售,與高科技的太陽能與風電能不同,在較低技術的就業人群中,能有效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,並創造就業機會,且生質能的特性即是可以在該地區範圍內直接進行生產與利用,有助於地區的能源獨立和發展。

目前世界上常見的生質能種類

生質燃料棒
生物質燃料棒是利用生物質進行燃燒的能源形式,包括木材、農業殘餘物、能源作物等。生物質燃料主要有木柴、木屑、秸稈、稻殼等,可以用於家庭取暖、煮食、工業生產和發電等,在歐洲等森林茂密等國家,有十分豐富的生物質燃料棒使用經驗。

生物乙醇
生物乙醇是利用植物物質經過發酵和蒸餾製成的液體燃料。常見的生物乙醇來源是糖蔗、玉米與各種穀物等。主要用於汽車燃料、工業用途以及發電,然而近幾年的糧食問題導致生物乙醇的發展受限,已逐漸淡出生質能的舞台。

生物氣體
生物氣體是利用有機物質發酵或氣化產生的氣體燃料,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"沼氣"以及"生物氫氣"。沼氣是由有機廢棄物(如畜禽糞便、廚餘等)在缺氧條件下透過微生物分解所產生的氣體,可用於發電、供暖和煮食等。生物氫氣則是利用微生物酶或生物反應器製備的可再生氫氣,常用於燃料電池。
這麼好用的能源,怎麼不見大力發展的跡象?

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,也是目前各國研究者正在努力克服中的問題,由於生質能的發展需要相應的政策和法規環境支持。清晰的政策框架、優惠的補貼和激勵措施,才能有效促進生質能的投資和市場發展,加上台灣地狹人稠,撇開生質燃料棒不談,沼氣發電不僅有較高的危險性,時常飄出的異味也容易產生避鄰效應,而生物質乙醇的生產需要大量的穀物製成,在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,且因老年化現象嚴重,無人耕地越來越多的台灣,幾乎是無法使用這種方式產生綠能,為了克服這些阻礙,還需要進一步的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,才能成就生質能的穩定發展。